位置: 首頁 >> 資訊 > > 正文

陜西窯洞房子圖片(陜西窯洞)

2023-08-23 07:15:03 來源:互聯網

陜西窯洞房子圖片,陜西窯洞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


(資料圖)

2、當地人住窯洞的歷史已經有幾千年了,窯洞里的生活也別有情趣。

3、在今天新聞節目的最后,就讓我們來認識窯洞這種比較古老的建筑和那些還住在窯洞里的人們。

4、 在中國陜西省北部延安市萬花山鄉有個花園屯村去看看吧。

5、這里的上百戶農民絕大部分都居住在窯洞中。

6、53歲的張志俊先生是花園屯村的普通農民,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并且給張志俊添了一個孫子和一個孫女。

7、張先生說,他們家世代在窯洞里生活: “窯洞好嘛,暖嘛!土窯洞從(我)爺爺時候就住,住了幾代人了!(直到 現在我的)孫子也是在這個地方(窯洞)生的。

8、(我)舍不了這個大土窯洞,冬暖夏涼,挺好。

9、” 遠在4000多年前,生活在陜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就有挖穴而居的習俗。

10、因為高原上的黃土粘、硬,不易塌陷。

11、窯洞都是依山而建,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里鑿土挖洞,施工簡便、便于自建、造價低廉,而且住在里面冬暖夏涼。

12、直到今天,窯洞式房屋還廣泛分布在黃土高原,居住人口達4000多萬。

13、 窯洞一般高3米多,寬3米左右,最深的可達20米。

14、洞口都朝陽,這樣便于陽光照射。

15、最簡便的窯洞就是直接挖土形成的窯洞土窯洞;將土窯洞用石頭加固,就成石窯洞了,當然,如果用磚加固就是磚窯洞了。

16、磚窯洞外表更美觀一些。

17、 窯洞這種古老的居住形式和長期以來當地人在生活中形成的窯洞藝術,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甚至外國人來參觀、住宿。

18、現在,張老漢一家也騰出了幾間窯洞,辦起了窯洞旅游,用窯洞和當地特色的飯菜招待游客。

19、張老漢說: “生意挺好的!外地來的人坐在咱石窯洞的炕上,說,挺好、這美得很!(有的人家)沒有窯洞,(旅游生意)好像就沒有這么火。

20、招待(他們)就是用咱這兒的土特產,像土雞呀、土雞蛋呀、油糕饃呀這一類。

21、(我們還)表演咱們陜北秧歌。

22、(一些)外國人喜歡剪紙,我家大兒媳也表演過剪紙!” 如今,張志俊所在的延安市有許多人家都認識到了世代居住的窯洞的價值,并借此來發展旅游業,改善自己的生活。

23、延安市也開發了一些以窯洞為主題的景點,向外界展示窯洞的魅力。

24、位于楊家嶺的世界最大的窯洞建筑群――延安石窯賓館現在已經成為延安旅游的一個新亮點。

25、它依山而建,共有高低8排近300孔窯洞。

26、窯洞墻上掛著農民手工繪制的圖畫;鏤空的格子窗上,貼著剪紙,窗臺上擺放著鮮花。

27、每排窯洞門前擺放著石磨、石碾和石桌椅,充滿了濃郁的農家氣息。

28、為適應旅客不同需要,一些窯洞里放著床,另一些窯洞則是傳統的土炕。

29、窯洞內配有衛生間,生活設施齊全,環境干凈整潔。

30、 在石窯賓館,記者見到了來延安旅游的上海游客徐長鈞先生,他說: “到底窯洞是什么樣的?有的大城市過來的人沒有看過!這是有民族特色的!雖然(我所住的窯洞設施)變化了,但很多傳統的東西還是有保存的!這個建筑的特色就是傳統的東西!感覺不錯!” 不過,在很多外地人來體驗窯洞生活的同時,當地的一些農民已經學著城里人的樣子,搬出了窯洞,蓋起了寬敞、通風的平房或兩層樓房。

31、在延安采訪時,記者時常看到新式的農村民居,而與之交相輝映的,是新民居背后山坡上一孔孔古樸的窯洞。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上一篇:韋德開啟中國行!落地后收暖心禮物,效仿哈登,將進行直播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