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付文超
8月14日晚,吉利和百度聯手打造的“汽車機器人戰略合作項目”發布汽車機器人品牌“極越”。“極越”品牌旗下首款車型正式命名為“極越 01” ,有望于今年下半年發布。與此同時,該車已經現身 8 月 14 日工信部最新公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 374 批),意味著其已經獲得生產資質。
值得注意的是,從官方放出的“極越 01”車型圖片來看,該車就是此前的集度 ROBO-01。并且,原集度汽車官網也已經更名為極越汽車機器人。
記者發現,極越背后的公司主體是今年8月9日成立的“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吉利持股65%,百度持股35%,法人及執行董事為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兼CFO張權,總經理為集度總經理、CEO夏一平。
而于2021年成立的集度汽車,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出資,由百度持股 55%,吉利持股 45%。成立時獲得 3 億美元啟動資金。2022 年,集度汽車完成近 4 億美元的 A 輪融資,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增持。
從“集度”到“極越”,百度持股從55%變35%,這也意味著,吉利與百度的合作關系發生了變化,吉利作為“極越”品牌的生產方,集度則變身為了“供應商”。
據報道,更名后的極越汽車,由吉利集團負責生產、制造,百度集團將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文心一言等 AI 技術能力方面,為極越提供服務。
業內人士表示,為了突破生產資質的卡脖子難題,大多造車新勢力選擇代工或者收購兩條路徑。比如理想收購力帆、小鵬收購福迪,都是采用了收并購具有造車資質的企業,補上資質缺口。將造車主體讓渡給具有資質的吉利,是百度為了保留造車火種,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有業界觀點認為,百度或將走上華為“造車”的道路,即自身不造車,但要為車企從智駕、智艙等方面進行賦能。而在百度的助力下,吉利控股旗下品牌或許有望提升智能化水平,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