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數字化飛速發展的時代,高速網絡、智能家居、智能醫療、虛擬現實、數字閱讀、數字支付……數字科技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和機遇。以數據和技術為要素的新型數字化模式,日益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活躍資本市場離不開數字經濟助力,而實現數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也需要資本力量的加持。
【資料圖】
一方面,數字經濟正在改變資本市場,提升了資本市場數字化水平及運行服務效率。
人工智能實質性推動了資本市場革新,不但成為2023年熱門的投融資領域之一,還在多領域得到應用。比如,智能投顧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能力,為投資者提供定制化的投資建議和智能化的投資組合管理。通過數字化金融工具,投資者更方便地參與資本市場,提高投資效率,增強了資本市場流動性,進而提升資本市場活躍度。
實踐表明,人工智能算法在風險管理以及市場監管等方面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滬深交易所、四大期貨交易所以及中國結算公司等陸續推出新一代交易、結算及監察核心系統。證監會發布的《證券期貨業科技發展“十四五”規劃》,更是明確提出持續打造一體化行業基礎設施、推進科技賦能與金融科技的轉型、完善行業科技治理體制、塑造領先的安全可控體系、提高科技標準化水平、提升金融科技的研究水平等。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今年8月8日,在數字化賦能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發展研討會暨“益企融”發布會上,深交所提出未來將繼續結合區域性股權市場業務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探索深化數字技術運用,助力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數字化和創新生態體系建設。
面對數字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資本市場各方勇立潮頭,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拓寬應用場景,提升合規風控能力。
首先,資本市場為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行業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了融資場所。據數據統計,420余家“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上市公司合計首發募資3921億元,尤其是2020年以來上市的123家公司首發募資2383億元,占比超六成。再如證券公司、基金機構積極探索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拓寬投資者數字產業投資渠道,引導長周期資金流入數字經濟產業。
再者,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數字產業紛紛借助資本力量,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上市公司將“數字化”作為實現加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不但自身實現跨界發展,延伸產業鏈條,還積極參與建立數字化產業集群。更多優秀的數字經濟企業在資本加持下持續打造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進一步推動數實融合,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總體來看,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可以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快捷流動、各類市場主體加速融合;資本市場則反哺數字經濟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有力支持我國實體經濟的長期高質量發展。資本與數字需要深度融合,“雙向奔赴”才能打開新格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