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18日,韋爾股份發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2023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3.35億元,同比下降21.72%,環比下滑7.67%;凈利潤1.99億元,同比下降77.81%。
韋爾股份在這一季度還未走出營收和利潤下滑的困境,但從財報上看,這一季度的存貨繼續減少,由去年第四季度末的123.56億元下降至這一季度末的107.69億元。去年第三季度末存貨金額為141.13億元,由此連續兩個季度實現了存貨環比下降。
4月19日,韋爾股份跳空高開,現漲超5%,成交額接近14億元。
民生證券認為,2022年,消費電子市場需求持續不及預期,供應鏈企業庫存去化壓力持續上升,產品價格競爭加劇,部分產品可變現凈值預期進一步降低,韋爾股份出于審慎角度考慮,合計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3.59億元。為盡快消化高企庫存水平,韋爾股份積極調整產品銷售策略,謹慎控制產品量產下單量,預計2023年隨行業復蘇,韋爾股份存貨水平將逐步回歸正常。
同時,韋爾股份為數字經濟ETF(159658)第十大重倉股。4月19日,數字經濟ETF(159658)盤中震蕩,截至發稿,該ETF漲0.69%,開盤后不足15分鐘,成交額突破1000萬元,換手率3.54%,盤中頻現溢價交易。
截至發稿,成分股除韋爾股份外,景嘉微漲近7%,大華股份、柏楚電子、中微公司、金山辦公、同花順、立昂微、恒生電子等跟漲。
據報道,當地時間4月18日,歐盟批準涉及430億歐元(約合470 億美元)補貼的“歐盟芯片法案(The EU Chips Act)”,以期大幅增加當地的芯片生產并為成員國帶來先進的制造工藝。此舉旨在建立歐盟的半導體供應鏈,避免汽車等重要行業的芯片短缺,并與美國和亞洲同行競爭。
歐盟委員會去年提出“歐盟芯片法案”,希望到2030年將歐盟在全球芯片產量中的份額翻一番,達到20%。方案內容包括放寬規則以允許政府為先進芯片設施給予更多補貼,提供微芯片研發預算以及監測潛在供應短缺的工具。
(本文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刊載內容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
標簽:
ETF觀察丨一季度凈利降近八成韋爾股份仍大幅高開,數字經濟ETF(159658)漲近1%,芯片,etf,成分股,成交額,韋爾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