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資訊 > > 正文

【世界時快訊】關(guān)于貧富懸殊的老話題

2023-04-12 17:53:01 來源:紅歌會網(wǎng)


(資料圖片)

上月底我坐動車從成都回達州碰到一位大肚孕婦也站在車廂鏈接處,近三個小時的運行時間,她要站三個小時,實在是惱火的,我就把我坐的攝影箱讓出來給她坐。在和她攀談中得知她在成都給一家人帶孩子月薪六千,據(jù)她說主人是一家銀行的,公款和私款都一起拿去放貸,她還說這家主人打牌一晚上輸過二十多萬,估計是非常有錢的人。我不禁聯(lián)想到網(wǎng)上為前三十年與后四十年哪個社會好而爭論不休,其實只要多讀一點思想家的書籍自然就有結(jié)論了。

這位思想家就是盧梭,他專門寫了一本關(guān)于貧富懸殊怎么形成的著作叫《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chǔ)》。他在書中寫道,人類早期是過著原始部落的生活,那時沒有貨幣財產(chǎn),只有人與人之間天然的體力和智力上的差別,這是人類天然的不平等。當人類學會在土地上耕種糧食后土地就成了早期的財產(chǎn),當人們開始分家從土地私有化開始,一部分體力和智商高的家族就多占有土地,擁有了更多的糧食和財富。再后來國家形成了,這些富人就成了掌握國家權(quán)力的人,造成了權(quán)力上的不平等。盧梭指出人類社會最根本的不平等是財產(chǎn)的不平等,私有制是造成人類社會不平等的起源,而貧富懸殊是造成人類社會沖突、戰(zhàn)爭、饑荒、貧困、苦難的根源。他是代表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也照顧窮人的利益,他雖然痛恨私有制,主張限制私有制,不主張鏟除私有制。他的思想在整個人類社會是進步的,馬克思稱盧梭是歷史唯物辯證法的萌芽。

這四十年來有個一論調(diào),一說起貧富懸殊就把美國拿來說,說美國也是貧富懸殊的國家,美國是世界上糧食生產(chǎn)大國,別人貧富懸殊是建立在全民完全沒有饑荒餓肚子的基礎(chǔ)上,再窮的人都能吃飽飯,再窮的人也有法制保障。而我們中國歷朝歷代農(nóng)民起義和改朝換代都是因為貧富懸殊造成窮人餓肚子而產(chǎn)生的,中國是中國有自己的國情。評價一個社會好不好早就有思想理論的標準,只要是貧富懸殊的社會,被資產(chǎn)階級進進步思想家和無產(chǎn)階級思想家都否定了的貧富懸殊,還需要爭論嗎?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