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資訊 > > 正文

世界熱訊: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重癥康復專業委員會成立,浦東這位醫生任主任委員

2023-03-20 10:55:41 來源:浦東發布


【資料圖】

3月17-19日,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重癥康復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重癥康復專委會學術年會在上海召開,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終身榮譽會長、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黃正明出席會議。在18日晚進行的第一屆委員會選舉中,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急創中心主任雷鳴任主任委員。

七院院長王杰寧表示,七院堅持走以“大健康、大康復、大智慧”為特色的中西醫結合發展道路。重癥康復已成為特色專科,希望重癥康復專委會的成立進一步帶動醫院重癥康復團隊的發展。

據雷鳴介紹,重癥康復是一個亞學科,專業人才少,還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因此專委會成立以后,有很多工作亟待開展。他說:“我們的首要的任務是推動重癥康復學科建設,從學術地位、人才隊伍上推進。第二是開展重癥康復的科普教育,重癥康復科普這塊尚屬空白,我們要加強要對患者的教育、對百姓的教育、對專業人員的教育。通過知識宣傳,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重癥康復的認識,引導全社會關注重癥康復事業的發展。”

作為中西醫結合三甲醫院,七院在中醫康復方面可以做出特色。雷鳴表示,在中醫方面,國家沒有統一的標準,我們將依托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的平臺,開展和制定相關標準,促進重癥康復事業的發展。另外,專委會將推動、加強、促進重癥康復的規范診斷和治療,制定統一標準。據了解,目前重癥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十分緊缺,專委會也將加快重癥康復人才培養。

據悉,七院急救創傷中心下設重癥醫學科、急診外科、神經外科、胸外科及HDU(高度依賴病區),形成了院前急救、重癥支持、重癥康復的一體化救治模式。該中心與東海救助局、浦東急救中心120密切配合,充分發揮信息化平臺優勢,三網聯動,實現“海陸空一體化”急救創傷的無縫對接。以院士、國醫大師為學術引領,設立了“沈寶藩國醫大師工作站”,利用中西醫結合手段為患者保障生命,其中燒創傷及臟器出血救治已經達到市級領先水平。學科新設備的支持使“移動的ICU”理念變成了現實,ECMO、重癥超聲、血管介入等技術的開展為重癥患者保駕護航。

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重癥康復領域的專家、學者200余人參會,圍繞重癥康復規范化教育、重癥康復多學科合作、重癥康復與重癥醫學、重癥康復與中醫藥、重癥康復護理、重癥康復與營養、重癥康復與醫工交叉、重癥康復相關技術等主題展開廣泛熱烈的學術探討。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