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資訊 > > 正文

全球熱點!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情況匯報_矛盾

2023-03-07 04:10:42 來源:互聯網

1、語出《韓非子 難一》。

2、原文: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之。


【資料圖】

3、”以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

4、”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5、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6、白話翻譯: 有個賣盾和矛的楚國人,夸他的盾說:“我的盾堅固得沒有一個東西刺得破啊。

7、”又夸他的矛說:“我的矛鋒利得沒有一個東西刺不破啊。

8、”有人說:“用您的矛來刺您的盾,會怎么樣?”那個人可就回答不出來啦。

9、刺不破的盾和什么東西都刺得破的矛不可能同時存在辯證法的基本范疇。

10、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

11、矛盾一詞在漢語中最早見于《韓非子》 ,指邏輯上的不一致。

12、“ 矛盾”一詞拉丁語的contradictio ,也指邏輯上的不一致。

13、在古代哲學中,矛盾概念已包含有對立面的統一的思想。

14、黑格爾在其唯心主義哲學中明確提出矛盾即對立統一。

15、馬克思主義吸取了黑格爾的合理思想,系統提出了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把矛盾規定為反映事物的對立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

16、認為任何事物都是作為矛盾統一體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17、辯證法的矛盾范疇不同于邏輯矛盾,它是指事物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本性及其在人們思維中的反映,而邏輯矛盾則是由于違反了形式邏輯的規則而出現的邏輯錯誤,是思維混亂的表現。

18、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叫做矛盾。

19、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20、所謂對立,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互相斗爭。

21、所謂統一是指如下兩種情形:第一,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22、正確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義,還必須注意:首先,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關系,既指事物內部存在的這種關系,也指事物之間存在的這種關系。

23、再次,不能把哲學上講辯證矛盾同邏輯矛盾混為一談。

24、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貫穿于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矛盾無處不在,矛盾無時不有。

25、學習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對于我們科學地看問題、辦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于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其次,還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26、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兩點,而不是一點,那么我們要如實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就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對矛盾作全面的分析。

27、既要看到事物的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堅持兩分法、兩點論。

28、 矛盾是客觀與主觀的對立統一,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觀事物中,也包括主觀思想,矛盾只有被人的主觀思想所認識,矛盾才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以上就是【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情況匯報,矛盾】相關內容。

標簽: 對立統一 邏輯矛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