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5日,記者從自治區港航發展中心獲悉,“十四五”期間,交通運輸部重點安排我區實施57個水運公益性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和2個支持系統項目,估算總投資1662.7億元,廣西水運進入大建設、大投資新階段。
“十四五”時期,我區將加快構建以“一主六干五線”為骨架,干支銜接、暢通高效、江海直達的內河航道體系,力爭新增及改善航道里程超過2000公里,實現江海連通、江灣聯動。
全面提升“一主”(西江航運干線)通航能力,開工并建成南寧邕寧樞紐至貴港樞紐3000噸級航道工程等項目,到2027年西江航運干線邕寧樞紐以下全線達到3000噸級航道標準。優化完善“六干”(右江、紅水河、左江、柳江—黔江、湘桂運河—桂江、平陸運河)高等級航道網,高標準高質量建成平陸運河,右江、左江按2000噸級航道建設,紅水河、柳江—黔江按3000噸級航道建設,都柳江—融江(省界至柳州)重點推進1000噸級航道整治工程等項目。加快提升“五線”(繡江、賀江、南盤江、洛清江、漓江)航道等級,建成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
“十四五”期間,我區將加快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約高效的現代港口體系。加快建設北部灣國際門戶樞紐港,重點建成欽州20萬噸級進港航道、北海港鐵山港20萬噸級航道、防城港30萬噸級進港航道等深水航道、錨地及防波項目。推進水路與公路、鐵路、航空等縱橫運輸方式之間的有效銜接,全面提升港口集疏運效率,至2027年,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國際樞紐海港地位基本確立,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6億噸、1200萬標箱。
加快推進西江港口群建設,推動南寧、貴港、梧州、來賓等港口向專業化、規模化港區發展,有序推進老港區升級改造和集裝箱運輸中轉港建設,引導大宗貨物陸轉水,進一步拓展港口集裝箱運輸、大宗散貨運輸,至2027年,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3億噸,3000 噸級以上泊位增加13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