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廣東縣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
近年來,鶴山市址山鎮明豐水產養殖場積極探索實施智能養殖優質魚種,并取得成功。
明豐水產養殖場位于址山鎮禾南村委會,擁有魚塘水面200畝、山林面積300畝。該養殖場多年來一直以水產養殖為主,主要養殖品種有生魚、桂花魚、黃骨魚、彩虹鯛以及四大家魚,每年的養殖產量在130萬斤左右,年產值達800萬元,產品主要面向市場和預制菜產業。
2020年,在鶴山市農業農村局、址山鎮人民政府引導扶持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項目,該養殖場成功開拓工廠化高位池高密度循環水養殖項目,以育苗、標粗和成品魚養殖為主。目前建有8組養殖大池,一年養魚兩批次,年產成品魚共約30萬斤,主要養殖品種有加州鱸魚、桂花魚、太陽魚等,年產值約320萬元,年畝產值為120萬元,比原來傳統魚塘養殖增加了8倍。
據養殖場負責人區文基介紹,該工廠化高位池采用過濾循環水養殖,具高效環保等眾多優點。養殖大池為圓形大池,直徑12米,水深3米,每池單次產量可達2萬斤,成活率高達97%。經過三年來養殖實踐,掌握了水質調控和病蟲防御等關鍵技術,收到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該場可向業界無保留地介紹傳播,共同分享養殖成果。
禾南明豐水產養殖場負責人 區文基
我們這個高位池養殖具有占地面積小、產量高、水資源利用率高等特點,尾水處理可以實現循環使用,沒有任何的尾水污染,同時,魚的肉質和病蟲害控制得比較好。
該養殖場高位池循環水養殖模式運營以來,經各有關部門監測,該模式得到認可和肯定,2021年被評為江門市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鶴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場高密度、高產能的養殖技術日趨成熟,該模式非常符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將會對鶴山水產產業起到示范推廣帶動作用。
來源:鶴山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攝影:黃永強 ) 鶴山市農業農村局(通訊員:關碧君)
編輯:余妍
審核:呂楨華 李文華 陳楚文
監制:呂悅怡
標簽: 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