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資訊 > > 正文

天天熱頭條丨追隨電池企業(yè)“出海”,海亮股份59億加碼印尼銅箔項目

2023-02-28 22:31:20 來源:界面新聞

記者 | 沈溦


(資料圖片)

89億電解銅箔項目還在建設中,銅加工巨頭海亮股份(002203.SZ)就馬不停蹄推出了海外擴產計劃。

2月28日,海亮股份發(fā)布公告,董事會審議通過在印尼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高性能電解銅箔項目。

項目投資總額59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47億元,流動資金12億元(最終投資總額以實際投資為準)。項目投資將來自公司自有資金或其他自籌資金。

據悉,項目分二期建設,每期5萬噸。項目一期計劃于2023年至2025年建設完成;項目二期計劃于2025年至2027年建設。

資料顯示,海亮股份從事銅管、銅棒、銅鋁復合導體等產品的生產制造二十余年,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銅管制造企業(yè)。

2021年11月,海亮股份宣布,投資89億元,在甘肅蘭州建設年產15萬噸鋰電銅箔產能,其中鋰電銅箔12萬噸,標準銅箔3萬噸,分3期建設完成。

最新公告顯示,上述銅箔項目一期已在2022年9月實現(xiàn)投產1.25萬噸,整體5萬噸高性能鋰電銅箔產能將于2023年一季度全部投產。據悉,電解銅箔是覆銅板(CCL)及印制電路板(PCB)、鋰離子電池制造的重要的材料。

海亮股份透露,目前蜂巢能源、多氟多、蘭鈞、鵬輝、安馳等客戶已經通過審廠,實現(xiàn)批量供貨;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預計將于2023年第二季度實現(xiàn)批量供貨。

對于本次在印尼建廠的原因,海亮股份方面2月28日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有著20多年海外銷售經驗,同時海外建廠也有近10多年歷史,海外市場運營經營豐富,“在國內上游廠家積極布局境外市場的當下,我們也同步提前布局,去匹配市場需求。”

資料顯示,海亮股份是全球最大的銅管棒制造企業(yè),在全球擁有21個生產基地,境外生產基地分布于美國、越南、泰國、德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

市場格局看,2022年,國內銅箔行業(yè)產能的快速擴張緩解了國內鋰電銅箔行業(yè)供給緊張的局面,加工費呈下行趨勢。

根據鑫欏鋰電數(shù)據,2022年鋰電銅箔加工費下降約30%。隨著國內銅箔擴產產能進一步加大釋放,銅箔加工費仍將繼續(xù)處于下行或維持周期。未來幾年國內鋰電銅箔行業(yè)將處于量增價縮或量增價平的階段,企業(yè)競爭將加劇,格局及份額的爭奪將更為劇烈。

此外,海亮股份在公告中也表示,中國動力電池頭部企業(yè)為貼近市場,規(guī)避貿易壁壘風險,降低關稅和運輸成本,尋求享受歐美動力電池本土化政策紅利,積極尋找海外生產基地,并構建全球供應鏈,急迫需要國內銅箔等供應商一并前往海外建設生產基地。國內動力電池行業(yè)頭部十分看重公司國際化經營能力和發(fā)展銅箔戰(zhàn)略定力,積極邀請海亮成為其海外銅箔供應商。

此外,公告來看,國外市場發(fā)展迅速,銅箔需求難以滿足;歐美供應鏈本地化的推動,提升了國內鋰電產品出口挑戰(zhàn)等也是促進海亮股份進一步加碼海外市場的原因。

不過,再度重金擴展銅箔產能,對海亮股份資金周轉或造成進一步壓力。2022年三季報顯示,截止到去年三季度末,公司總資產329.09億元,總負債200.7億元,負債率高達60.99%,其中流動負債129.81億元,短期借款51.50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1.84億元,同時,期末貨幣資金45.45億元。

標簽: 海亮股份 生產基地 電解銅箔 項目投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