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希望通過水稻綠色種植的方式,讓百姓吃上放心糧。”近日,琿春市春艷種植專業農場場長劉春艷說。
1985年出生的劉春艷是琿春市三家子滿族鄉人,高中畢業后,她開始和家人一起種植水稻。她說:“那個時候,大多是人工種植,地里的活兒都是自己干,很辛苦,而收入卻僅能維持一家人的日常開銷。”2002年,劉春艷正式結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涯,回到家鄉種植水稻。她意識到,只有機械化種田、科學化管理才能實現豐產增收。為此,她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多次參加農業職業經理人、新型職業女農民等培訓,利用各種機會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通過不斷學習,劉春艷萌生了打造自己的大米品牌、種綠色有機水稻的想法。2014年,她注冊成立了琿春市春艷種植專業農場,摒棄了靠使用農藥、化肥提高產量的老舊種植方式,轉型種植綠色水稻,通過使用有機肥和人工除草的方式,提高大米品質,實現訂單量逐年攀升。
在一次外出學習考察中,劉春艷與蟹田稻結下了“不解之緣”。回到琿春后,她聘請養殖專家,嘗試蟹田水稻種植,種植養殖面積30公頃、蟹苗近10000斤。劉春艷說:“蟹田水稻的發展十分順利,第二年,我將蟹田稻種植面積增加到50公頃,并注冊了商標。隨后,我又組織成立了琿春市金色蟹田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我想帶領周邊農戶共同致富。”近20年來,劉春艷通過個人起步、到成立個人農場、直至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投入固定資產、資金等共計2000余萬元,不僅建立了廠房,在廠區內還設有標準辦公區和倉儲中心等,自有各種農業機械化設備20余臺,育苗基地大棚15棟。種植面積400公頃,其中水田350公頃,旱田50公頃。
去年,劉春艷還系統學習了電商直播運營和短視頻拍攝技巧等,她對發展農村電商充滿了信心。下一步,劉春艷計劃通過電商平臺,拓寬大米銷售渠道,打響琿春大米品牌,帶動更多的人增收致富。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肇家星 文/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