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春光明媚,沿著村級公路一路向前,豐富多彩的鄉村景觀和基礎設施,讓記者體驗了一把“一步一景,景景動人”的鄉村“畫廊”:一棟棟鄉村民居高雅別致,一條條進村大道寬闊敞亮,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河流像飄帶一樣繞村而過……這里是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丹江街丹江村,美麗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
“我是鄉村振興的見證者、參與者,鄉村振興給村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機遇。無論是產業還是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丹江村黨委書記張德貴介紹,當地依托自身資源優勢,走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發展之路。
基礎農業與都市休閑農業的融合,折射了丹江村鄉村振興新業態。丹江街道在保留丹江村前景合作社原有種養、漁業的基礎上,結合“綠色+農文旅”理念,打造“鄉村振興實踐拓展基地”,形成了一個集鄉村休閑、拓展研學、民宿餐飲等為一體的近郊旅游點。
“當初,我們村前景合作社發展蔬菜種植,成本高,收入低。后來,我們從外面引進優質玉米、南瓜等品種,發展生態玉米采摘項目,采摘生態玉米可以從4、5月持續到11月。”張德貴說。
從“一家美”到“家家美”,讓人喜上眉梢的鄉村新貌正在一步步走進群眾生活中。
以安源生態公園和丹江科創園建設為著力點,丹江街科學統籌規劃空間、互補城鄉功能、區域相互協調等多方面,開辟規模化、多功能、現代化、開放性的城鄉聚合空間,促進城鄉面貌改善。
這樣的改變,受益的還有周邊百姓。
水泥硬化出村路、太陽能路燈照亮村頭巷尾,新建了足球場、文化廣場、安源湖環湖生態圈……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群眾看在眼里,喜在眉梢。“特別是安源生態公園等項目的建設,讓我們鄉村環境提檔升級,村民的文明意識也大大提升。”鄰近的聯星村村民陳新生感慨道。
如今,兩個村子會定期舉行“文明新風”評選活動,對遵紀守法、環境衛生、家庭和睦、孝敬老人、社會道德等方面進行具體量化,評選出“文明家庭”“衛生家庭”“最美老干部”等,進行公開表彰,使群眾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村里經常開展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活動,也經常舉辦文藝演出、廣場舞比賽等娛樂活動,我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了。”丹江村村民黃超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