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要把老百姓當親人,把他們的事當家事、當大事,一心為民辦實事,才能不辜負群眾的信賴。”10年來,延邊邊境管理支隊和龍大隊勇化邊境派出所民警李俊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移民管理警察的責任擔當。
李俊華負責和龍市南坪鎮的責任區有9個屯,且分布較為分散,是典型意義上的“點多、面廣、線長”。工作中,他以村民的血緣關系為主線,將農村人口情況聯成一個網,便于熟記。在戶政派出所責任區民警考評時,考評組對他自創的“宗親網格記憶法”給予較高評價。
只要百姓需要,無論何時必須及時“出手”。在兔年除夕,一位丟失手機的失主焦急地來到所里,李俊華一邊安撫一邊細致了解情況。經過對線索的梳理篩查,他讓所內值勤警力利用轄區視頻監控系統對失主行駛路線及臨時停靠點進行細致回話巡察。此外,他帶人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開展入戶走訪,經過近3個小時的尋找,手機失而復得。失主被民警們在除夕之時竭盡全力為民服務的敬業精神所感動,將一面錦旗送到李俊華手中。
轄區有位大爺,長年癱瘓在床,唯一的女兒在外地打工,平日里只有老伴陪伴照顧。初任責任區民警的李俊華在走訪中了解到這個情況后,便主動幫扶老人。逢年過節總是提前拿著米、面、油、水果等去看望老人,還幫老人劈柴、掃雪,這一照顧就是10年之久。
他還把關心關愛的觸角延伸到村里的每一戶人家。在大棚蔬菜滯銷時,幫助解決蔬菜銷路問題;在轄區群眾黃牛上山找不回時,不分晝夜去幫助尋牛;誰家房屋家具需要維修時,也有他的身影。
10年來,他時刻將群眾冷暖放在心上,盡其所能為駐地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在警察與群眾之間架起一座“心相連,愛相通”的橋梁,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徐大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