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與花為伴
花間勞作
(相關資料圖)
與花共舞
山色四時環翠屏,噴出清流灌稻畦,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攤開中國地圖,在西南邊陲,有一個冬暖夏涼,四時花開的地方,這就是云南。
云南的花,在遠離工業污染的原生態自然環境中,與原生態山水、原生態文化一起同呼吸同脈動、同生息同衍進,美得與別處大不一樣——不但花期長,還帶著云南原生態山高水長的靈氣。
云南是花的國度,從北到南,一路花開。在高海拔的崇山峻嶺,風信子、百合、郁金香等,喜歡冷涼的球根類鮮花在寒風中開放;在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滇中地區,一年四季鮮花盛開,是云南鮮切花的主產區;在低海拔的熱帶雨林,紅掌、鶴望蘭、熱帶蘭、非洲菊等熱帶花卉爭奇斗艷。
多姿多彩的鮮花
點綴著河谷
暈染著山川
這就是世界花園彩云南
云南的四季變換
從來都是從花開始
花落花又開,四季輪回
第一朵春日梨花的綻放
第一場夏季藍花楹送來的微涼
第一片秋日狼毒花帶來的熱烈
……
春
夏
秋
冬
花是大自然給云南的饋贈,在這個花花世界里,云南人以花為伴,與花共舞,在花間勞作,在花間生存,從衣食住行到婚喪嫁娶,從柴米油鹽到風花雪月,無處不是花,無時沒有花。
做個花農,只為花開
從種子到小芽兒,到一抹綠,到花開,有一種得到美麗的滿足和成就。
種花的人跟花兒一樣美,因為他們天天能看到花開的樣子,感受花兒的芬芳,聽花開的聲音。
時光里的味蕾,愿做“花吃”
從連綿的山脈到平坦的壩子,山水之間26個民族追隨著花的腳步,春耕冬藏,含香飲露。花開看花,花落吃花,這里的花卉既是美景也是美食。
以花為媒,傳遞美好
云南一年產的鮮切花有167億枝,相當于全世界每人2枝,每個中國人10多枝;
在中國每10支鮮切花中,就有7支來自云南;
2022年斗南花卉市場年交易量再創新高,鮮切花交易量突破110億枝、同比增長7.6%;
交易額突破121億元、同比增長8.04%;
作為亞洲第一大鮮切花交易市場,斗南花市鮮切花交易量、交易額、現金量、交易人次和出口額均穩居全國第一。
五彩繽紛的鮮花構成一個多姿多彩的鮮花世界。“云花”,這張云南的彩色名片,圍繞全省花卉產業實現千億元的發展目標,進行了一次次“漂流記”、一場場“變形記”,將“浪漫經濟”奏響成云南強音。
耀眼的花蕊,是云南人平淡歲月里的星辰。
云南人愛花,故而善于變換方式留住花,以花為媒,加上人類智慧的“雕琢”,便將大自然間的勃勃生機或傳向遠方,或存留于世。
一件花的嫁衣
在彝族村落,每個母親都要為女兒做一身彝族嫁衣,這是彝家女兒最奢華最隆重的盛裝。
穿針引線,嫁衣上的山茶花絢爛綻放,針的這頭連著母親的牽掛,線的那頭牽著女兒對家的思念,從頭飾到鞋子,一針一線,每一朵花瓣,是親情在流淌,也是技藝在傳承。
一枝花的綻放
劍川木雕
農忙時節下地干活,閑暇時拿起刻刀開始雕刻,在樸實無華的木頭上人們刻上神采各異的花朵。于是,木頭不再是木頭,花朵也永遠不會凋零,就這樣深深刻在匠人的心頭,留在人們的生活里。
一朵花的蝶變
音調節奏高低錯落,就像海里隨波起伏的海菜花一樣,“海菜腔”的名字由此而來,代代相傳的原生態唱腔,或高亢激越,或婉轉悠揚,令人叫絕,時光往復,海菜腔就變成了一朵盛放在人們心中的“藝術之花”,此花非花,亦常“盛開”于人們心頭。
流淌著“浪漫血液”的云南人
把花寫成詩、畫成畫、過成生活
然后在這個嶄新的春天里“一路生花”
這就是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