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生活 > > 正文

追光 | 這位殘疾鎖匠,“解鎖”了多彩體育人生

2023-03-02 17:01:00 來源:新華社

沉住氣、瞄準、投擲


(資料圖片)

只見蘇小泉的飛鏢“嗖”一聲出手

穩穩扎在2.4米外的靶心上

在古城西安市中心的一家飛鏢俱樂部里

飛鏢愛好者們又開始了一天的訓練

看到蘇小泉的“彈無虛發”

他們并不驚訝

這位俱樂部常客雖是殘疾人

但十多年來打磨出了嫻熟的飛鏢技術

今年48歲的蘇小泉

上中學時被查出患有骨髓炎

經過20多年的尋醫問藥

終于治愈了疾病

但卻留下了腿部殘疾

然而,蘇小泉沒有被生活打敗

不但積極進行康復治療

還千方百計地尋求自力更生的手段

如今成為了西安市灞橋區遠近聞名的修鎖師傅

蘇小泉在給客戶的防盜門鎖做保養↑

他從2017年才開始學習這門技術

并考取了相關執業資質

憑借精湛的技術和耐心的服務

逐漸獲得了顧客的信任

就連附近的物業公司和房屋中介

遇到社區里需要開鎖換鎖的情況時

也都先想著給蘇師傅打個電話

他家中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屋里

堆滿了廢棄的鑰匙和鎖芯

其中很多都是練習開鎖時損壞的

他覺得殘疾人耐得住寂寞

對技術的鉆研很深入

只要身體條件允許

完全可以勝任這份工作

蘇小泉在練習開鎖技術↑

由于腿腳不方便

他在工作、生活時更仰賴上肢使力

這加劇了自己肩周炎的病情

一度雙臂都很難平舉

在醫生的建議下

他采用運動的方法進行康復

起初接觸飛鏢時想投中一支都十分困難

但他發現

這項運動能夠更加科學地運用手臂

投擲時角度、幅度、力度的變化

全方位鍛煉了關節與肌肉

不僅緩解了病痛

還為自己增加了一項不受天氣、場地等影響

隨時可以開展的興趣

于是自己先練習了幾年

隨后加入一家俱樂部“進修”

成了這項運動的業余高手

蘇小泉把家人都培養成了飛鏢高手↑

不只是飛鏢

蘇小泉也是灞橋區輪椅旱地冰壺隊的一員

在當地殘聯的支持和幫助下

他跟隨這支從社區里走出的冰壺隊

代表陜西已參加過

兩屆全國基層殘疾人機構旱地冰壺比賽總決賽

和一屆全國殘運會旱地冰壺(輪椅組)比賽

最好成績是全國亞軍

蘇小泉(左一)與隊友展示榮譽↑

“只有把大家組織起來了,

這項運動才能搞得好,

吸引更多殘疾人朋友參加”

從灞橋區殘疾人旱地冰壺隊的帶動作用中

蘇小泉還看到了飛鏢未來在幫助殘疾人

身心康復方面的發展路徑

近來

他把自己旱地冰壺隊的老友們

都帶來飛鏢俱樂部一試身手

大家都發現

這兩個項目在專注度和精準度方面有相似性

并且沒有太多的身體對抗

組隊比賽時都需要交流和配合才能打好

很適合殘疾人朋友開展

這位心靈手巧的鎖匠

不僅“解鎖”了自己的體育人生

帶動身邊的殘疾人走向體育運動

還鼓勵著更多殘疾人擁抱積極陽光的人生

蘇小泉和朋友們的故事

是近年來

我國殘疾人群眾體育事業不斷發展的縮影

北京冬殘奧會的籌辦和成功舉行

為殘疾人走出家門、參與運動

起到了更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殘疾人健身周暨殘疾人健身體驗活動

已成功舉辦12屆

第七屆中國殘疾人冰雪運動季

也剛剛在全國各地落下帷幕

2月23日,殘疾人代表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山川鄉云上草原滑雪場體驗雪地套圈項目。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而北京冬奧會標志性場館“冰絲帶”

則于規劃之初即預留空間

在場館南側規劃了一處盲人足球場

那片區域

也曾是北京殘奧會盲人足球賽場所在地

冬夏殘奧的再次相遇

讓“雙奧”遺產惠及更多殘疾人

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新華社記者 吳壯 攝

再過幾天

就是北京冬殘奧會開幕一周年的日子

那些激動人心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

體育運動在殘疾人身心康復過程中

具有重要作用

殘疾人運動員拼搏不息的精神

更是感召著廣大殘疾人奮斗不止

一起向未來

向著體育強國的道路昂首前進

記者:鄭昕、李一博

標簽: 體育運動 飛鏢俱樂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