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月23日早上7點,天空飄起了小雪,而吉林省天橋嶺林業局新開林場巡護員李錫鵬和伙伴們已整裝待發,開啟一天的巡護之路。
今年31歲的李錫鵬,2017年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經過6年多的摸索和奮斗,他已經從一名一無所知的小白成長為動保工作的“大辭典”,新開林場的“活地圖”。李錫鵬介紹到:天橋嶺林業局位于長白山脈老爺嶺支脈南麓,是琿春和汪清自然保護區東北虎擴繁種群尋找新家域的潛在定居地,也是來自俄羅斯的東北虎沿吉林和黑龍江兩省交界地帶向長白山腹地擴展的關鍵生態廊道,在中國長白山區東北虎棲息地整合與優化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新開林場作為東北虎豹的重要廊道,早在2015年12月10日,在新開林場轄區首次拍攝到野生東北虎影像,2022年4月26日,拍到雄性野生東北豹的形象,就連網紅 “完達山一號”也時常光臨此地。近年來,東北虎豹的身影更是頻繁出境,說明這里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作為動保巡護員的他,感到身上的擔子更大了,責任也更重了。
記者跟隨李錫鵬的巡護小分隊走進茫茫林海,隨著冬天日照時間的不斷縮短,天不亮巡護人員就陸陸續續的離開了溫暖的床鋪,簡單的用冷水刺激了一下尚未清醒的大腦,吃上一頓熱乎的早餐,為身體提供一下能量后,巡護人員啟動一輛四輪車向著當日巡護目標出發。此次巡護的目的地,是位于新開林場林都溝的52林班,距離場區15公里左右。新開林場海拔高、氣溫低,全年無霜期短,冬季大雪不斷,巡護路上積雪最厚處超過半米,路過此處的四輪車秒變推土機,盡管排氣管已經發出刺耳的“嚎叫”聲,但也擋不住“趴窩”結果。為了盡早趕到目的地,巡護人員只能棄車徒步前行。
就在巡護人員即將到達目的地時,突然刮起了“大煙炮”。東北的“大煙炮”只有東北人了解,狂風夾雜著積雪如冒煙般,漫天遍野白茫茫一片,風吹在人臉上就如刀割,順著大衣領口直沖身體,巡護隊員時不時的緊緊領口阻擋一下寒風。森林深處更是風雪彌漫,雪淺的地方也沒過膝蓋,深的地方已經齊腰,巡護員們趟著積雪在大森林里深一腳,淺一腳地前行,積雪順著鞋口灌進鞋內,一股涼氣瞬間從腳掌傳遍全身。雖是漫天飄雪、天氣惡劣,但巡護人員還是每天的例行巡護,深深的積雪,讓他們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難,滑倒了,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積雪繼續前行。手凍麻了,摘下手套呼一口熱氣暖一暖用力搓一下,不一會兒,頭頂冒出的熱氣就讓他們變成“圣誕老人”。
當記者問起李錫鵬,巡護在大森林里害怕嗎?靦腆的李錫鵬向記者說道: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怕過,但更怕的是我們守護的野生動物安全受到威脅。隨著林業局和森林公安分局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清山清套打擊盜獵行動的持續開展,巡護網格化管理的不斷完善,野生動物生存環境得到了明顯提升,企業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F在進山巡護時見到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每次進山都能看到狍子在山林間奔跑,野兔在雪地里嬉戲,突然飛起成群的野雞和高空巡航的老鷹,都讓他覺得心生歡喜。就算偶爾發現的東北虎足跡和被吃剩的動物殘骸,巡護隊員也沒有當初的驚恐,因為有林業局為巡護員配發的空氣喇叭、火焰彈、工兵斧等防護用具,讓巡護人員的安全有了保障,即便與大型食肉動物偶遇,一個5人組的巡護小隊也有了自保能力。李錫鵬打趣地向記者說道:“這片山林里還真有老虎來過,我們小隊此行的目的也算是‘再上虎山行了’”。
想要保質保量完成每日工作任務,時間就是檢驗成績的最好憑證。新開林場轄區內共有紅外線相機91部,不僅分布范圍廣泛,而且還路遠難行,維護紅外線相機,更換相機電池更是時間緊、任務重。此次,更換林場林都溝52林班附近1126公頃森林內安裝的12個紅外線相機電池,是巡護小隊此行的目的。為了盡快完成相機維護任務,李錫鵬的巡護小隊在雪地里簡單的攏起一小堆篝火,隊員們圍繞著火堆烤著凍硬的火腿腸和面包,在“享用”完他們手中“豐富”的午餐后,小隊隊員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巡護小隊拿出背包內的紅外線相機電池,將安裝在樹上的相機電池換下,確保了野生動物在相機前面經過的時候,傳感器信號能夠正常捕捉信號,保證攝像頭拍攝到的圖片,實時地傳送到動保監控中心。經過3個小時的雪地跋涉,12塊電池更換完畢,小隊拖著疲憊的身軀踏上了回程,隊員的身影在漫天的風雪中漸漸的消失在了遠方。(延長才 姜一鳴 郭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