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生活 > > 正文

熱消息:中國社會救援力量在土耳其當地奮戰多日 各方物資源源不斷運抵受災地區

2023-02-15 14:01:45 來源:央廣網客戶端

央廣網北京2月14日消息此時此刻,來自中國的救援力量仍在土耳其地震災區全力搶救生命。截至目前,中國救援隊累計派出13個批次、206人次救援人員,共營救幸存者6人、搜尋出8名遇難者。中國香港救援隊營救幸存者3人。藍天救援隊、曙光救援隊、公羊救援隊等中國社會救援力量也已在土耳其當地奮戰多日,各方物資正源源不斷運抵受災地區。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截至目前,中國救援隊累計派出13個批次、206人次救援人員,共營救幸存者6人、搜尋出8名遇難者。中國香港救援隊營救幸存者3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土耳其地震現場

藍天救援隊、曙光救援隊、公羊救援隊等來自中國的社會救援力量也在晝夜奮戰。目前,在土耳其,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藍天救援隊總計300名隊員。在土耳其馬拉蒂亞市的一處居民樓坍塌現場,藍天救援隊隊員們已接續奮戰多日。藍天土耳其救援隊總協調、合肥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介紹:“它是一棟宿舍樓,本來是六層樓建筑。當時,我們了解到大概13位失蹤人員,在救援進展到第三天的時候,非常幸運在這里有一名幸存者,是一名孕婦。救援進展到第四天的時候,在這個救援現場營救出來兩名幸存者。”

盡管72小時黃金救援期已過,但中國救援力量一直沒有放棄希望。曙光救援隊隊長王剛13日向媒體表示,12日行動小組滿載救援物資前往克勒克漢地區,將防雨布、食用油、大米等物資發放至當地群眾手中。在返回駐地途中,行動小組接到兩則救援信息通報,隊員們立刻調整安排,趕往現場。王剛說:“在廢墟底下疑似發現熱成像感應,隨后我們就進入廢墟,在廢墟里面清理通道,在通道里仔細搜尋。后面發現因為他們使用的是軍方的熱成像探測儀,探測出來的熱源相對敏感,不是人體。為了確保準確,我們邀請了葡萄牙的一支救援隊攜帶兩只搜救犬到現場,也經過反復確認,沒有反應,也沒有生命體征,我們就撤出了第一現場,進入第二現場。在一個將近1500平方米的廢墟上面,我們布置了5個聲波探測儀,現場幾百名救援人員在寒冷的深夜全部靜音、鴉雀無聲地等待聲波探測儀的信號。經過一個多小時反復確認,沒有聲波探測的回應,我們隨后再撤出第二個現場。返回駐地的時候已經是當地時間凌晨4:30,經過短暫休整,早上7:00我們就進入了今天的物資采購階段。”

土耳其一位受災群眾領取到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發放的葵花籽油

當下,物資與生活保障成為工作重點。2月11日,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國際人道救援行動小組從阿達納省前往哈塔伊省克勒克漢縣,同當地政府進行需求對接并與當地多位受災群眾溝通,了解到當地急需食物、帳篷、防雨布等生活物資,立刻采取行動。截至13日晚間,行動小組已發放了葵花籽油590桶、防雨布60卷。救援小組成員張秀子13日晚向記者介紹:“在這個縣,現在跟庇護所相關的東西都非常缺乏,大多數人都住在車里,但是車輛非常有限,因為房屋沒有辦法在沒有經過評估的情況下繼續住進去,并且在冬天,非常冷,所以庇護所是最大的需求。我們在第一批采購物資時也是集中在了這個領域。我們問了很多渠道,后來還是在土耳其居住的中國人的渠道手里了解到,聯系上了工廠,采購到了防雨布,也就是用來搭建帳篷的材料,規格是8米乘60米的防雨布一卷,我們一共采購了60卷。”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在土耳其當地開展物資發放工作

張秀子表示,按照每一戶五到六個人計算,發放的六十卷防雨布可供600戶家庭使用。目前,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國際人道救援行動小組也已經完成了第二批物資的采購,將在當地時間14日進行發放。張秀子說:“我們購買了1000袋大米,是五公斤一袋的規格。除了大米之外,我們在之前溝通了解到這個需求,在衛生用品上其實也比較大,所以我們今天也做了很多樣的采購,其中包括香皂、嬰幼兒用的濕巾、牙膏、牙刷等,都是以1000份的規格去采購的。因為整個流程非常長,完成物資采購已經到了下午四點鐘,所以我們明天一大早凌晨會出發,前往克勒克汗縣,再次進行物資發放。”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在土耳其當地開展物資發放工作

進行物資采買、調運并不是一件易事,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在共同努力。張秀子說,行動小組在前方也得到了志愿者、商會及土耳其當地民眾的很多支持。“關于物資運輸,現在基本上在市面上是租不到車的,但是不管是當地志愿者,這邊的商會,還是很多土耳其本地人,他們都積極熱心地幫我們聯絡各種各樣的車輛。”她說。

土耳其中資民營企業商會會長李木子13日向記者介紹,目前商會除了為當地的中資企業提供服務外,也在力所能及為從國內趕往土耳其進行救援的力量提供協助。李木子表示:“這邊講土耳其語,國內救援隊來,最多只能講中文和英文。首先(我們)組織了翻譯,現在在現場進行服務的,估計至少有幾十號人,實際上這些翻譯不只是做翻譯,他們同時做協調、后勤,做各方面工作;我們還提供比如車輛服務,他們這些從營地到現場的往返,也就輪班一樣提供車輛服務;比如吃的東西,他們帶的方便面實際上肯定是不夠的,精力上也很難補充,我們就提供一些物資服務。另外,像我是跟中國救援隊、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曙光救援隊在一起工作,想辦法去解決支持這些問題,體現我們的社會責任感。”

標簽: 發展基金會 救援力量 救援人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