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生活 > > 正文

當前關注:(新春走基層)山東煙臺:古老漁家民俗“漁燈節”走紅云端

2023-02-05 14:58: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每年正月十三或十四舉辦的“漁燈節”是漁民們獨有的節日。 姜乾 攝

中新網煙臺2月4日電 (王嬌妮 郭傳義)4日一大早,山東煙臺黃渤海新區大季家街道蘆洋村的夏廣義就忙活起來,將提前準備好的餑餑、豬頭、鲅魚、漁燈搬上車,準備前往碼頭祭海。


(資料圖)

每年正月十三或十四舉辦的“漁燈節”是漁民們獨有的“春節”,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節日期間,漁民們在家中宴請親朋、船工,在海邊點亮漁燈,祈求風調雨順、魚蝦滿艙。

“漁燈節”如今已成為兼具民俗展示、親友聚會、特色旅游于一體的盛大節慶。 姜乾 攝

夏廣義告訴記者,過去人們都是手工做燈,將胡蘿卜中間挖空灌入蠟油當漁燈,現在商品越來越豐富,漁民們都選擇電子燈,點亮以后特別漂亮。

隨著時代變遷,“漁燈節”已由最初的放鞭炮、獻貢品、送漁燈等形式發展為如今兼具民俗展示、親友聚會、特色旅游于一體的盛大節慶。

當天,蘆洋村熱鬧非凡,祈福巡游、非遺展演等活動吸引大量游客。

游客張靈一邊將鏡頭對準非遺展演,一邊向他的粉絲介紹現場情況。張靈稱,今天他已上傳十幾條精彩視頻,獲得很多點贊,一些粉絲留言說要持續關注這項古老的漁家民俗。

村民們在節日當天包餃子。 姜乾 攝

來自巴基斯坦的游客艾木專程來到蘆洋村過節。“我體驗了做漁燈、包鲅魚水餃,還看了踩高蹺等表演,非常有特色。”艾木稱,他還將現場照片和視頻發給親戚朋友欣賞。

據悉,煙臺黃渤海新區擁有“中國漁燈文化之鄉”城市名片,當地漁燈節已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完)

標簽: 風調雨順 親戚朋友 熱鬧非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