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生活 > > 正文

當前簡訊:評論:“通關”人潮顯民心所向

2023-01-09 19:09: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1月8日電 題:“通關”人潮顯民心所向

中新社記者 香盧平


(資料圖)

時隔近三年,香港與內地8日迎來首階段免檢疫“通關”。疫下冷清的關口人潮再現,搶在首日過關的人們興奮難掩,這場春節前夕的“久別重逢”無疑是兩地民心之所盼、所向。

1月8日,香港與內地正式“通關”,大批旅客乘搭地鐵從重開的落馬洲站經口岸入境深圳。圖為旅客于口岸等候。 李志華 攝

過去一千多個日夜,每當疫情好轉,兩地“通關”的期盼與呼聲便會出現,但多次都沒有下文,無奈的異地情侶只能隔著深圳河無言相望,比劃手勢互道安好。

至新冠病毒變異為致病率大幅減弱的奧密克戎病毒株,科學家竭盡全力研發的新冠疫苗廣泛應用,人們對新冠病毒的認知大幅提升,疫情擴散恐懼漸消,兩地“通關”終見曙光。

客觀條件成熟之際,內地公布優化防疫“新十條”,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首次赴京述職回港后,帶回中央同意今年1月中旬前“通關”的大禮,這意味著眾多分隔兩地的家庭能夠在兔年新春團聚。

兩地相關單位緊鑼密鼓部署的首階段“通關”方案穩妥有序,配額數量超出外界預期,7個開放的海陸空口岸每日雙向過關人數可達12萬人,以周計,理論上已可有84萬人次的兩地居民實現免檢疫往來。

設有配額,過關人數雖遠不及疫前高峰期,但相信初期仍可滿足探親、商務等需求,同時兩地居民返回本地不設限的安排亦是便民之舉。待摸清、走順“通關”流程,及時補充人手等工作完成后,兩地相關單位宜盡早擴大“通關”流量,進一步回應民眾所需。

1月8日,廣東省珠海市,旅客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通關入境珠海。當日,香港往返珠海的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恢復24小時營運,班線增開至168個班次。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的數據,截至1月7日下午6時,已有超過41萬人通過網上預約由香港出境前往內地。短短兩日,港人預約如此踴躍,足見回內地需求之殷。

如今,“通關”既成,入境檢疫便已成“過去式”。

“通關”通的是人心。縱然在互聯網時代,人們有多種途徑聯絡感情,但隔著屏幕的虛擬溝通,終究無法比擬面對面的親密互動。所以“通關”首日,我們見到重逢的親友在福田口岸喜極相擁。

“通關”通的是經濟。這場世紀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的沖擊無需贅言,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的香港首當其沖?!巴P”將重新喚起香港旅游、零售、酒店等行業的生機,亦會提振全球投資者對香港連接內地和國際這個核心優勢的信心。

“通關”通的更是兩地融合發展的嶄新未來。近年香港所遇到的挑戰重重,但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均順利挺過。如今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已無人流、物流阻隔,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全新未來勢必加速到來。

疫下經濟民生多艱,望兩地“通關”掃盡過往陰霾。

標簽: 相關單位 港珠澳大橋 香港特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