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跟叔,不小心被《偷偷藏不住》給油住?
【資料圖】
這臺詞是審片都得報工傷的程度。
圖源網絡 侵刪
很多網友表示劇情是真的土,但也是真的愛看。為了欣賞尬到撓頭的演技,通常要犧牲一個通宵的時間。
不過吐槽的聲音也不少,多半覺得內地劇的女主形象還是和早幾年沒什么區別,一直走在尬到撓頭的甜寵路上。
叔記得早些年臺劇和韓劇也大量輸出過這類甜劇,不切實際的邂逅、各種失憶患病在每部劇輪番上演。
不過這兩年能明顯感受到,臺劇和韓劇的主流風格逐漸鮮明。女主已經不談戀愛了,一個勵志反映社會議題和女性生存現狀,
臺劇《不良執念清除師》
另一個專注發瘋。
韓劇《有院子的家》
明明大家曾經都在一條起跑線上,臺劇和韓劇怎么就偷摸“進化”出有自己風格的影視劇路線了?
之前我們就盤點過關于女主和女二臉在選角上的審美偏好,今天我們就系統講講臺劇、韓劇和內地劇的女性角色這些年又經歷了哪些變化?在審美上又有什么獨特的偏好呢?
01
臺劇:從甜女到中女
回顧早期的臺灣偶像劇就會發現,姿色平平的總演女主,美若天仙反而淪為工具。
《放羊的星星》女配洪小玲
當時的臺灣受日本審美影響,偏愛甜美嬌小的元氣愛豆系長相,加上柴智屏系的偶像劇持續營造出傻白甜女主的氛圍,使得王心凌、楊丞琳、林依晨這類粉嫩元氣,很符合平凡小女生的人設備受寵愛。
她們都有雙水晶般透亮的大眼睛,但整體五官放到熒幕上經不起細看。
多少有些鼻孔外露、凸嘴等問題,和女二精致艷麗的長相相比實在算不上漂亮。不過勝在白皙的皮膚和還沒褪去的娃娃臉,給人清純率性的花季芬芳感。
這樣未經雕琢的草根氣質走起“王子和灰姑娘”的劇情更順理成章,容易讓人有沉浸式代入感。
不夠美但讓觀眾帶入情景覺得“我也可以”
加上嗲嗲少女音和瞪眼、撅嘴的不成熟演技,反向包裝了她們身上的稚嫩和冒失,讓觀眾心生憐愛,激起保護欲,也在一定程度滿足了對女性幼齒化審美的期待。
王心凌就有很多這種怯生生由下往上看的表情
因此哪怕被襯得像個黯淡無光的背景板,依舊能靠女主光環圈粉無數。相比之下量感更大、更濃郁的清冷長相就易打破偶像劇的夢幻感。
這樣單一的傻白甜形象差不多侵占了90后的整個青春。
發展到現在,大熱臺劇已經脫離單純的甜寵愛情片,逐漸意識到物質穩定、精神獨立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俗女》陳嘉玲年近40一事無成,仍然勇敢折騰,去追求想要人生的態度擊中了多少人?
《俗女養成記》劇照
粉紅泡泡被擊破后才發現,乖巧白兔對普通人來說太難生存,當年凌厲堅硬甚至略帶危險的女配才是現實的映射。
回看女二江祖平、白歆惠真的意難平
女主審美也開始強調縱向美感,幼感特征減少。
挺拔的鼻梁、M字唇,清晰的面部輪廓呈現強勢、冷厲的起承轉合,高立體折疊度隔著屏幕也能嗅到一絲堅韌不屈的味道。這和她們在職場經受著上級的騷擾、長期被置于附屬地位而感受的恐懼和窒息感,形成巨大反差,更凸顯女性在現實生活中無可言說的無助和脆弱。
有銳度的面部特征帶著攻擊性,也是高智感的來源,顯得知性又機靈。給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受過良好教育,有著豐富的知識儲備和修養的感覺。
《我們與惡的距離》
偏冷偏硬的中女形象一出現就不會給人服從性和易征服感,即便如此,在面對兒子離世的打擊下也難以維持該有的體面。
在面對外界“為母則剛”的教條下,柔軟、內在的情緒表達更讓如今臺劇的女性角色具有溫情和治愈力。
02
韓劇:從苦女到瘋女
眾所周知,韓國沒什么文化根基,朝鮮半島的文化依托于華夏文明。
加上受基督苦難審美和歷史地緣的影響,影視劇對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多少帶著“苦”的底色。各種車禍失憶、患上癌癥,哪怕是集團會長的女兒,也要經歷龍卷風遭遇墜落才能遇到真愛。
《來自星星的你》
《愛的迫降》
訓誡下的顏必須是賢淑素凈的,這樣的臉必然帶著幾分對美好愛情的期待和愿景,又難以磨滅自身的忍耐和絕望。
飽滿顯幼的面中往往搭配著精致翹鼻,平眉大眼下的破碎感成為很多人的白月光,美得像空氣中的一層薄霧,極易蒸發,很難珍藏。
哪怕是不可復刻的“雕塑顏”,也帶著承托苦難的宏大意義,浮萍般飄在欲望和仇恨之海上。
高濃度的神顏入侵過猶不及,尤其是當整容風潮興盛,更具區別度的單眼皮、薄嘴唇反成稀缺。
隨著社會意識不斷覺醒,女性由依附走向獨立,小情小愛的題材已無法刺激觀眾的感官,各種尺度和劇情一再升級的商戰、復仇劇井噴爆發。
金瑞亨《惡女》
女性角色擺脫了被凝視的取悅審美后,走向野性和決裂,變得張力極強。
溫婉的氧氣感美則美矣,遠沒有性感野馬解放自由、直擊人心。
愁苦形象轉向自我掌控命運的“罌粟女”,比起單純的漂亮臉蛋更追求讓人一眼明晰的質感。
未必符合主流審美的長相和比例,過小的臉部輪廓、過高的立體度帶來的不現實感在熒幕上反而擴大了她們明確的意圖和狂野的心思,讓她們每一次復仇前的做小伏低都多了幾分諷刺和沖突意味。
徐睿知《夏娃》
《頂樓》里飾演千瑞珍的金素妍,就壞得毫不掩飾,給人一種大殺四方的快感。銳利的眼角和高山根間藏滿算計和陷害,崩壞的瞪眼撒潑讓瘋魔感更逼迫。
同時不再絕對追求面部平整,適當地暴露臉上的瑕疵也在無形中讓人設和劇情的融合度更高。
早期的宋慧喬圓潤無害、略顯鈍感的少女形象與不諳世事的小白花人設很貼合。
《浪漫滿屋》
而在《黑暗榮耀》里明顯的法令紋、略顯垂態但很真實的皮相,叔覺得更像是妝造的故意為之。
像是經歷無數顱內算計后放棄表情管理的狀態,透著疲憊但干大事的氣場。不露齒的抿嘴笑就足以讓人顫栗,即便只是簡單問好也讓人覺得帶著對霸凌者的滿滿仇恨。
包括最近《有院子的家》里的金泰熙,滄桑感背后暗藏著的毒辣氣質,搭配上她精神錯亂的人設反而有種能跟妍珍抗衡的狠勁兒。
朱光潛先生說過:“你說美感更高級,但快感更摧枯拉朽”。
這種酣暢淋漓、極致又痛快的矛盾體驗,讓觀眾欲罷不能,果敢瘋批的黑蓮花也逐漸代替柔弱蒼白、需要被拯救的白蓮花成為新的審美趨勢。但看多了也不免進入新的疲勞循環。
03
內地劇:從大群像到甜女
相比于臺劇和韓劇,深厚的文化底蘊曾使得內地劇題材豐富多元化。
同時,女主之美也呈現出中式古典神韻。
臉型圓潤平緩,整體五官秀氣舒展,溫婉明媚又不顯輕浮,充滿了成熟之味。
柔和的眉眼輪廓、嘴唇線條也飽滿豐盈,眼波流轉間獨具韻味,情意風流的美感自然漫屏飄出。
帶著中國文化以寫意為基礎的含蓄美感,懂得留白的妙意,和意境美相契合。
同時不乏江玉燕這樣的惡毒美人和夏琳這種不算優越但盤靚條順的類型。
《小魚兒與花無缺》
那么為什么現在變得臉譜化,趨向小鹿系、小狗系的可愛長相,統一成“楊紫、虞書欣、趙露思臉"了呢?
叔沒說她們不好看,只不過相比之下確實很難被稱為正統神顏美人。
趙露思仿妝@山里也_
虞書欣仿妝@全智淡
這種輪廓感較低的偏窄臉遠離了強勢感和攻擊性,不像那些大美人的美艷外溢,是一種過于成熟的表達。
原因還在于現在的年輕人更傾向宅文化,與之相伴的就是幼感、鄰家的女性形象。
像早期臺偶
劇情上也逐漸進入范式化設定,這樣的男強女弱就不免會出現圓臉+大眼睛的標準幼感長相。
在以往大美人以及有個性、有辨識度臉蛋的對照下,自然相對普通了。
《偷偷藏不住》劇照
叔在昨天的文章里也表達過,效率至上+網感規章是大眾不用費腦就能快速到達的捷徑,以往那些種恃美行兇的女主相雖驚為天人,但于我們而言是終其一生都夠不到的天花板。
于是在短視頻快節奏審美的裹挾下,我們對于影視劇女主的顏值要求日漸保守,使得她們好得趨同,壞也壞得沒有理由。
這就是所謂的“普”,也就是越來越靠近沒有攻擊性的平均顏值持續霸屏的根源。
加上更加隱秘的內在情緒,對于有攻擊性長相容易產生厭惡和反感的心理,影視劇的女主只能偏向“無害化”的安全牌,天真、憨態可人,渾然天成不帶一絲茶藝。
陳意涵、劉浩存就曾被說“茶”
那么,真正代表女主的人設應該是什么樣呢?
至少不需要視覺低齡化,不單純靠毫無瑕疵的幼感來完成視覺賞析。
比如日劇《重啟人生》
也不用有標簽和其他降智人設的襯托,無需以“年下姐狗戀”的新包裝形式來判定女主的魅力。她能用自信和閱歷展露自己的風采。
比如韓劇《酒鬼都市女人們》
其實很多內地劇也有我們自己的鮮明特色,比如《狂飆》《漫長的季節》就跟臺劇/韓劇短小精悍不同,善于用更長的鋪陳去潤色和勾勒展現生活細節,來刻畫人物內心。
期待早日出現《甄嬛傳》水準的新女性群像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