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本報天津4月24日訊(記者徐德明)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天津市“十項行動”見行見效主題系列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天津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制定《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方案》,明確10個方面33項工作任務,主要解決人才引領驅動、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科技創新能力、體制機制貫通融合4個方面的問題。
《行動方案》聚焦“四個面向”,以服務天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對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思考、一體化設計、一體化實施,發揮政策、資金、項目、人才的集成效應,推出一批含金量高的創新政策,制定一系列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創新舉措。
在解決體制機制貫通融合問題上,《行動方案》從京津冀協同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和優化創新生態3個方面用力,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政策機制的整體性、連貫性、互補性。首要的是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冀是我國創新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在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方面要進一步發力。要完善京津冀合作機制,在政策銜接、平臺搭建、要素流動、資源共享方面見行見效。
在教育方面,爭取國家在天津高校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全國重點實驗室,支持南開大學新物質創造、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學等前沿科學中心和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推進3個高校海河實驗室建設,培育重大科研攻關項目,開展有組織科研,破解“卡脖子”問題。
在科技方面,聚焦國家科技創新高地建設,重點推進實施“高標準建設天開高教科創園”“構建高水平實驗室體系”“建優建強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強應用基礎科學研究”等重點任務。其中,“天開園”要通過設立創業種子基金、“一站式”政務服務窗口,大量引入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舉辦高端論壇、融資路演活動,組建實驗室創新發展聯盟等措施,形成一套完善的創新創業孵化服務支撐體系。
在人才方面,緊密結合天津重點產業、學科、平臺的需求,天津設計“智匯津門”計劃,提出引育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延攬儲備青年人才、培養選拔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實現“天下才天津用”4個方面舉措,主要目的是造就一大批高層次人才,為天津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此外,天津還將聚焦人才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放權賦能、人才評價、收益分配上加大推動力度。抓好向用人主體授權,實行科學家、企業家人才項目舉薦制度,下放職稱評審權,把“人才”決定權交給用人主體。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支持科研人員兼職取酬、離崗創業,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發揮高校學科和科研優勢、園區產業優勢,開展高校和園區干部人才雙向掛職。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25日第1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