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工人們在進行成達萬高鐵嘉陵江特大橋9號主墩承臺混凝土澆筑。
南充新聞網訊(郭宗林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奎 文/圖 見習記者 鄭銳)4月20日,經過連續奮戰,最后一車混凝土在成達萬高鐵嘉陵江特大橋9號主墩承臺施工現場澆筑完成。這不僅是成達萬高鐵全線4座重難點大橋中首座完成澆筑的主墩承臺,也為今年5月該主墩“出水”打下基礎。
20日,記者進入成達萬高鐵控制性工程——嘉陵江特大橋的9號主墩施工現場,只見4臺天泵車正在源源不斷地將混凝土注入主墩承臺,混凝土攪拌車轟鳴著開進開出,將一車又一車混凝土運到施工工地。
蜀道集團四川路橋成達萬高速鐵路工程指揮部副指揮長、總工程師姜林說,為保證成達萬高鐵全線4座重難點大橋第一個主墩承臺澆筑順利完成,指揮部一方面加大設備投入,共組織了4臺天泵車同時澆筑,23輛混凝土攪拌車運輸混凝土。指揮部在嘉陵江兩岸的混凝土拌合站滿負荷生產,以保證混凝土供應。在人員方面,則組織了60余名工人,全力保障承臺澆筑。
根據設計方案,嘉陵江特大橋9號主墩承臺長寬高分別為44.5米、40米、5米,面積超過1200平方米,相當于3個籃球場大小。在用料方面,共用鋼筋750噸,澆筑混凝土6258.8立方米,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為了保證承臺的整體性,需要一次性完成澆筑,中間不能停頓。
“成達萬高鐵全線共有4座重難點大橋,這是4座大橋中首個完成澆筑的主墩承臺?!苯终f,承臺位于嘉陵江水位以下,承臺澆筑完成,意味著水下作業風險基本消除。接下來,指揮部將繼續上足機械、上足人力,全力以赴趕工期、抓進度,確保主墩5月“出水”。
當天下午,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在混凝土咬合樁圍堰旁邊,一塊大屏上實時顯示著室外溫度、混凝土溫度、溫差等數據。姜林介紹,大屏上顯示的系統為大體積混凝土可視化溫度控制系統,是項目部自主研發出來的一項新技術,可以對混凝土溫度、室外溫度,及其變化速率進行自動監測。
“按照高鐵大橋建設要求,在澆筑混凝土時,混凝土溫度與室外溫度溫差不能超過15℃,不然受熱脹冷縮等影響,混凝土內部將會發生斷裂。”現場一名技術人員說,運用大體積混凝土可視化溫度控制系統時,施工人員先是在承臺內部安裝了冷卻鋼管,以及溫控元件,系統一旦監測到溫差超過15℃,將自動加快冷卻鋼管內的水流速度,以達到迅速降溫的目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