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活動 > > 正文

環球觀熱點:職業陪診更專業規范,才能實現多贏

2023-04-19 11:31:02 來源:工人日報


(資料圖)

職業陪診更專業規范,才能實現多贏

劉效仁《工人日報》(2023年04月19日05版)

近年來,職業陪診師給不少患者及家屬到醫院看病提供了便利服務,也漸漸成為一個新興行業。業內人士表示,陪診師除了熱情以外,還需要有必要的職業技能,在發生危急情況時可以采取急救措施,最大限度保障生命安全。盡管陪診師解決了部分就醫人群面臨的困難,但在收費、流程、服務質量等方面,尚存在行業規范缺位的問題。(見4月17日《中國青年報》)

目前,一些大型電商平臺上提供陪診服務的店鋪已超過500家,生意好的月銷達上千單。陪診服務對于不少患者及家屬來說,作用猶如“及時雨”。前些日子,筆者就有過一次就診經歷。從門診掛號取號,到就診報到、繳費、檢查、取結果,從人工窗口到自助機器,整個過程一直處在未知、變換中,頗費周折。無人陪診的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往往一臉茫然,反復折騰。

職業陪診并非僅僅“跑腿”帶路,還應提供一定的醫療咨詢建議等服務。比如,了解各醫院、醫生的專長,熟知各種疾病的注意事項,能夠更高效地安排預約診療及分配時間,幫患者快速準確地向醫生描述病情等。總之,職業陪診員既需要一些醫學常識,還要掌握一定的急救、心理學等知識。正因此,有團隊招募陪診員,要求須是有專業醫療背景、學歷大專以上、有數年醫學相關工作經驗者。

毫無疑問,職業陪診是一種有強烈現實需求的職業。一是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提升看病效率,減少親人陪伴的時間成本;二是一定程度上為醫院更加有序、高效開展醫療服務提供了助力,也可促進醫患相互理解;三是為新興職業的成長提供了機遇,創造了就業崗位,為服務業發展注入活力——比如,已有團隊將取號、代問診、送取結果、代買藥、全程陪診等多元需求研發成APP、小程序、派單系統等互聯網產品。

當然,須正視的是,目前,職業陪診尚存在魚龍混雜、參差不齊的問題。比如,一些陪診人故意打價格戰,擾亂行情,動輒承諾可幫患者掛專家號,或“走后門”提前預約手術等;當在陪診過程中遇到某些意外或突發情況時,風險責任劃分也不明確,等等。

對于陪診師,不能一直處于“散養”狀態,亟須將其納入國家新職業目錄,明確崗前培訓、執業標準,建立專業化、規范化的服務流程等,相關部門可通過搭建正規平臺,實現患者、陪診師與醫療機構的有效連通,讓供需雙方都安心。

用市場發展、政策引導“兩只手”共同推動職業陪診規范化前行,才能更好發揮其社會價值,實現患者、醫院與相關服務市場、從業者之間的多贏。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